查看原文
其他

走出建筑,走向城市……设计思维的拓展

2018-03-02 高锐 建筑设计管理

文/高锐  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A2建筑工作室总监


华西坝、宽窄巷子,城市的真正历史面纱正在历经30多年以投资驱动的高速发展后,重新被揭开,我国城市来到了转型的关键阶段。从2013年开始历年城镇化会议,到近期 “城市双修”等规划政策的密集出台,再到党的十九大报告,都指出我国城市建设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从“高速”到“高质”,从“增长”转向“发展”,标志着我国城市从增量建设转换到提升存量品质的新阶段。在此背景下,城市更新将受到更多的关注, 越来越多的建筑师也更主动地参与到城市发展的议题中。

青年建筑师设计思维的拓展:以城市“穴位”为切口,激活历史片区

城市中留存下来的传统建筑生长于特定的城市发展阶段,代表了当时的社会文化生活及建造技艺,形成了独特的城市风貌与地域特色。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产业和生活方式的变革,城市进行一轮又一轮的改造重建,现代主义建筑取代传统建筑,历史风貌日渐消失,这是难以改变的事实。面对少量留存下来的具有地域特色的建筑,要么只能原封不动,逐渐消隐在城市背景中,无法再被记起;要么被推倒重来,以大面积复古式重建,成为文化旅游经济的噱头。

客观来讲,大规模恢复“鲜明特色”的传统风貌已无功能上的必要性以及经济上的可操作性。旧城更新中非理性的大拆大建,除了导致珍贵历史印记的消失,更深层次的影响是割裂了人们心中对城市的感情纽带。如何从单一形式复原,进化到粘合城市和居民的情感纽带,让旧城更新彰显地域特色的同时,提升城市的向心力和影响力,才是症结所在。

从业十年,我参与的项目从单个的文化建筑,到城市设计及城市更新,规模扩大带来的是应对问题更为复杂。随着项目类型的拓展,我与工作室各位同仁也愈发意识到,我们青年建筑师对设计的思考不应只关注建筑本身,要更多地从城市视野出发,思考建筑与更广泛城市环境的脉络关系。

在这一类城市更新项目实践中,我们的应对策略也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变化:从初期建筑空间的简单整治,到基于街道环境的整体风貌塑造,再到融合历史文化、产业功能、人行交通、社会环境等的城市综合设计。如成都市“一轴三节点”宽窄巷子周边环境综合整治、“两轴四片”人民南路综合整治项目,它们均位于成都最具历史文化特色的区域。这两个项目的更新改造,不仅仅是对旧城空间环境品质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如何穿针引线,让零散分布、藏于街巷深处的传统建筑与城市空间对话,并再次唤醒人们对此地的珍贵记忆。

再次面向城市中轴线——打开华西坝

华西坝片区位于成都南河南侧,自民国时期华西协和医院创办时开始修建,于解放前形成了一片具有完整民国中西合璧风貌的建筑群。上世纪50年代成都修建城市中轴线人民南路,将华西坝一分为二,也就是现在的四川大学华西校区的东区与西区。就像人体有伤口会结疤一样,城市也一样,华西坝靠近人民南路的两侧随着时间逐渐“愈合”,封闭建设的街道界面,逐渐将华西的老建筑封闭起来。华西坝原本是成都中轴线上最独特的历史片段,如今却陷入“市民只知道华西医科大学不知华西坝”的窘境。

2008年“两轴四片”人民南路综合整治工程启动,给了城市管理者重新思考华西片区的机会。随着城市设计的深入,我们的思考由诠释地域风貌这一议题,转向了如何使华西坝的历史环境再度面向城市——“打开华西坝”这个思路也由此确定。通过对整个片区城市空间结构的梳理,确定了人民南路与华西坝交接的重要公共空间,以“点穴”、“理脉”的手法,打通华西坝与人民南路之间的链接,让片区的历史文脉显露出来,重拾城市印记。四川大学华西大门是重中之重:经过艰难的沟通工作,业主同意拆除原有解放后新建的大学东门,我们以民国时期华西老校门历史资料为蓝本,重新演绎设计,使校门浓缩成为一个华西人的精神雕塑,此为“点穴”。在诠释建筑自身地域特色的基础上,设计同时考虑梳理城市主干道与校园前区广场建筑群体的空间景观关系,选取人民南路上人视点进行视角分析,明确了打开的界面宽度,并将整个片区过于茂密的植物清理移植。校门两侧的空间、改造完成的图书馆以及远处隐约的老教学楼,虚实相应,再度将华西建筑群落呈现于城市主界面上,由此完成“理脉”。此门现在也成为了华西校园重要的一景。


8年后,华西片区依然按照既定思路在持续更新。2013年形成了华西口腔博物馆,2016年进一步将华西看台拆除,将华西老建筑群彻底的还给了城市。随着时间推移,华西片区还将进一步完善,准确的策略使城市设计的理念拥有了持久的生命力。



立足城市整体格局、探寻城市“穴位”、“织补”城市地域特色

宽窄巷子作为成都重要的历史文化街区,隶属于历史片区“少城”的一部分。其独特的建筑风貌,丰富的人文气息,舒适的街区氛围,成为成都一张最具人文魅力的城市名片。多年来历经数次研究、修缮、提升,最近一次大规模保护更新于2008年完成。

2013年成都全球财富论坛“一轴三节点项目”提出了对宽窄巷子片区环境的综合提升要求。经过多次现场实勘,并采用了调查问卷的形式,采集了社区认同感,风貌辨识度,街区舒适度,交通通达性等多方面数据,我们找到了一个重要城市症结:少城街巷格局虽延续百年未变,建筑却历经数次变迁,留下的历史遗存不断缩减;宽窄巷子作为少城最后成片存在的历史建筑保护区,被日益生长的现代城市所包裹,历史街坊应该展示的“外立面”变成了“背立面”,因此少城整个片区的历史认知程度是很低的。

我们又再次从更大范围的城市格局来思考解决方案。宽窄巷子是少城片区的心脏,围绕它的城市主干道是历史片区的门面。现在整个片区缺少了“历史之门”这样一个进入性标志物,整个片区也就缺乏了认知度。于是,路径与门,成为连接历史心脏与门面的两个关键要素。依然是从城市整体的空间结构出发,我们找出设计的关键“穴位”-----同仁路入口区域、长顺上街入口区域、东广场区域。以最具代表性的“门”和“街墙”,塑造片区文化标识,如宽堂窄门、宽窄九墙、屋里门外、东广场景墙等,引导构筑了特色街区氛围。这些区域串联了城市重要公共空间,使得原来内向的宽窄巷子空间边界发生了延伸与拓展,与周围的城市、社区产生了融合,消除游客与居民的隔离,让城市的特色被民众更多的感知。同时,城市文化需要传承,更需要发展,通过思考这些区域的定位,我们将传统文化元素现代演绎,把宽窄巷子最具特色的砖瓦元素,赋予了成都文化血脉里时尚现代的要素,城市的地域特色得以有机再造。

 在改造提升后,这些区域成为了宽窄巷子聚集人气,提升形象的新封面。活化后的城市空间也成为了居民、游客互动交流的新空间。城市与人的良好互动得以有机延续。

 


从建筑走向城市 青年建筑师应具有更广阔视野

面对旧城更新课题,建筑师要处理的设计要素和城市环境更为复杂。从建筑走向城市,是对青年建筑师自身思维的一次扩容。青年建筑师在设计过程中对城市与建筑的思考,我想有几个点是不可或缺的:

一是对城市整体格局的认识。从城市总体规划出发,了解城市空间格局与发展重心,把握住某一个建筑在城市中的地位与作用。

二是对城市发展时空线索的关注。塑造城市地域特色,站在城市视角,带入城市的时空线索,从历史演变中寻找建筑的价值与精神内核,得到的设计策略也顺理成章,也更能找准城市发展中的症结所在。

三是对建筑与城市公共性的思考。前面所述两个实践项目,单就个体看规模不大,但从它们在城市公共空间中扮演的角色来破题,使建筑与公共空间成为城市的关键“穴位”,让小范围的历史建筑群落在更大城市范围中提升文化辐射力,催化与激发城市活力。

总之,每个项目的设计视角都有所不同,对我们青年建筑师而言,将视野放到更大范围的城市环境及其演变,再看建筑设计,又有不一样的体验。

来源:《建筑设计管理》第3期,文/高锐。

相关推荐

关于房屋建筑项目工程总承包的再思考

由“传说”到落地—中国院院长细说建筑师负责制(推荐收藏)

新规之下,施工图审查权到底该归谁?|新政及时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